勇立潮头开新局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

时间: 2024-03-01 13:13:49 |   作者: 新闻中心 1

  春日的泸州生机勃发,放眼中国(四川)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(以下简称“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”),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。

  合盛集团年产4万吨高档锂电铜箔项目现场,工程机械运转不停。这是泸州首个“拿地即开工”项目,建设进度刷新“自贸区速度”。

  泸州综合保税区,等待装车的家电、日用品等出口货物码放整齐。通过实施泸州综合保税区集货模式,泸州中欧班列的辐射范围得以提升,东向和南向地区的货物加快向泸州综合保税区聚集。

  4月1日,正值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挂牌六周年。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从项目建设、产业聚集、制度创新等方面发力,抓项目、促投资、稳增长、优环境,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。

  在合盛集团年产4万吨高档锂电铜箔项目的分切车间中,6台高度自动化分切机已经投入试生产,正在按照每个客户技术方面的要求对铜箔进行分切作业。

  四川日盛铜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张志良介绍,项目全面竣工后,将建起4.5—9微米工艺铜箔生产线余台,主要为宜宾宁德时代、重庆比亚迪等公司可以提供电池负极材料,可实现年产值35亿元,年创利税1.5亿元,解决800余人就业,有助于泸州先进材料产业链蓬勃发展。

  这是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突出临港产业聚集优势的一个缩影。当前,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重点围绕先进材料、粮油食品、国际贸易三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临港产业链条。

  打造百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链。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内集聚了以恒力为龙头的纺织新材料、以中海沥青为龙头的石油化学工业新材料、以合盛为龙头的硅基铜基新材料、以新康意为龙头的高分子复合新材料等4类新材料产业链企业。

  打造百亿级粮油食品产业链。充分的发挥港口大宗商品水运价格上的优势和综合保税区、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、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等开放平台的政策优势,全力发展集临港粮油食品加工、仓储、物流、贸易于一体的产业链条。

  打造百亿级国际贸易产业链。发挥综合保税区、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、泸州港等平台优势,依托东向水运、南向铁海联运班列、西向泸州中欧班列等通道建设,打造服务泸州及成渝地区,辐射西部的进口电子科技类产品、塑料粒子、汽车零配件、稀土保税物流分拨中心,增强产业集聚力。

  “6年来,我们累计招引恒力、和润、中信、合盛、厦门建发等11家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落户投资兴业,累计签约企业(项目)288个、签约金额892亿元,其中,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3个,2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个,初步形成先进材料、粮油食品、国际贸易三大百亿级开放型产业集群发展形态趋势。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  近年来,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积极打造百亿级粮油食品产业链。在泸州中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粮油深加工项目一期现场,时常能看到豆粕装车,发往成都、重庆等地。

  “项目自2020年正式投产以来,3年共加工进口大豆150万吨,每年数据均在递增。去年共加工大豆61万吨,产值33亿多元,缴纳利税3亿多元。”泸州中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代俊介绍。

  作为进口粮食加工公司,泸州中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生产原料为进口大豆,主要是通过江海联运从镇江口岸保税仓库以“进境粮食保税循环仓容监督管理模式”转运至泸州工厂保税仓库,每月生产需投料6万吨。而“进境粮食保税循环仓容监督管理模式”这一项创新制度,能为该企业节约仓储设施建设成本5000万元以上、年资金经营成本1000万元以上。

  改革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立身之本。挂牌6年,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努力让投资和贸易更加便利化,累计形成了448项制度创新成果,其中,7项获全国推广或表扬、27项获全省推广、99项获泸州全市推广。

  对此,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潘云海深有感触:“6年来,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范围内新增经营主体1.57万户,企业开办所需的手续从原来用时20个工作日缩减到1个工作日以内,出口退税从平均用时1个月以上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,平均每户企业每年可减少纳税申报次数8次,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分别压缩56.92%、99.18%,园区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平均周期缩短两个月。”

  3月18日,伴随一声汽笛长鸣,2023年第6列泸州中欧班列缓缓驶出泸州港,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,抵达俄罗斯莫斯科。

  “搭乘中欧班列出口的货物在进入综合保税区时就视为出口,可提前享受出口退税等有关政策,节省出口企业的物流成本和金钱上的压力,逐步提升了泸州中欧班列的辐射范围。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综保区工作局副局长陈鸿雨介绍。

  在他看来,泸州中欧班列实现从“临时开行”到“图定开行”的转变,离不开“区港联动”的成绩单——

  泸州港吞吐量实现新跨越。“图定开行”泸州中欧班列,线路通达境外杜伊斯堡、莫斯科、明斯克、阿拉木图等目的地城市;开行“广州-泸州”铁路班列,畅通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联系。建立昆明、赤水、荣昌等7个无水港,辐射滇东、黔北、渝西等多个省外区域。2022年,泸州港集装箱箱量达 19.03 万标箱、增长10.55%。

  泸州综合保税区能级迈上新台阶。累计入驻企业超过70家,投资总额超过150亿元,与重庆西永、涪陵、江津、永川综合保税区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。2022年,泸州综合保税区实现“双破百”,进出口吞吐量突破百亿元,达105.1亿元、增长162.5%,在全国排名首次进入百强,名列全国第90名。

  6年来,自贸试验区、综合保税区、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、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、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、国家临时开放水运口岸六大国家级平台成功汇集,开放平台辐射力、影响力、带动力成倍增长。

  未来,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将继续围绕国家、省、市发展的策略,锚定“开放”这一关键词,在通道、平台、产业、环境等方面保持冲刺姿态,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开放桥头堡。